“醫(yī)生,我胸部下垂嚴重,是不是不穿內衣導致的?”王女士來到醫(yī)院,支支吾吾,害羞地問了醫(yī)生這個問題。 王女士自從生了龍鳳胎后,就一直靠母乳喂養(yǎng),因為穿內衣不方便喂養(yǎng),加之此前聽寶媽群里姐妹說過,長期穿內衣會增加乳腺癌的風險,所以干脆就不穿內衣了。 然而兩年過去了,王女士越發(fā)覺得自己的胸部變得干癟且下垂。 有時出門還會被人用異樣的目光打量,她因此變得很自卑,早知道這樣,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時都穿著內衣了。 王女士這個情況,真的和不穿內衣有關系嗎? 一、不穿內衣,對胸部究竟是好還是壞? 有人認為內衣有胸托,穿內衣可以預防乳房下垂,但也有人認為不穿內衣能鍛煉韌帶彈性,這樣才可以避免乳房下垂,所以這內衣到底是穿還是不穿? 其實內衣很想說:胸部下垂不是我的錯! 內衣它的作用是支撐乳房,繼而讓乳房能夠看起來美觀和堅挺而已,它并不會讓乳房下垂,同時穿內衣也不會防止乳房下垂的問題。 乳房主要靠乳房懸韌帶的幫助而“懸吊”起來,乳房組織因而可以固定在胸前。乳房之所以看起來飽滿,其根本原因是乳房內有乳腺組織與脂肪。 但是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,這張懸韌帶也會逐漸變得松弛,導致對抗地心引力的能力減弱,加上乳房內的膠原蛋白也會逐漸變少,皮膚也會變得松弛,乳房下垂的問題也會隨之出現(xiàn)。 另外,很多女性非常關注肥胖和減肥問題,而肥胖與快速減肥也是導致乳房下垂的高危因素,通常肥胖女性身材豐滿,若發(fā)生乳房下垂則會比顯瘦女性更明顯,而快速減肥會導致乳房脂肪減少,失去脂肪的支撐后乳房自然就下垂了。 女性懷孕后雌孕激素的水平會上升,這令女性乳房暫時性的變得豐滿,但也會讓懸韌帶的負擔增重,而在分娩以及哺乳結束后,雌孕激素水平逐漸回落,乳腺纖體以及脂肪組織都會發(fā)生退化,乳房下垂的問題也比較容易發(fā)生。 最后,女性吸煙飲酒容易削弱皮膚的彈性,也可能成為造成乳房下垂的潛在原因。 二、長期穿內衣會得乳腺癌,是真的嗎? 傳言說天天穿內衣,特別是有鋼圈或緊身一點的內衣就會過度擠壓乳房,從而增加乳腺癌風險,這到底是真是假? 這是假的! 乳腺癌的危險因素主要分為兩類,一是年齡、初潮和絕經(jīng)時間、家族史、乳腺其他疾病等不可改變因素,二是長期口服避孕藥、不良情緒、不良生活飲食習慣等可改變因素。 一份發(fā)表在《癌癥流行病學、生物標記與預防》雜志中的研究,以1044名乳腺癌患者和469名健康對照女性為對象,經(jīng)過深度訪談與研究后發(fā)現(xiàn),內衣罩杯大小、有無鋼圈、穿戴時間、初次穿著時間,均與乳腺癌的發(fā)病無關系。 三、這個2個特殊時期,還是建議要穿內衣 其實對于很多女性來說,內衣的確是一種束縛,有時不穿內衣是可以減少對乳房的壓迫,尤其可以避免因內衣尺碼或杯型選擇錯誤時而造成的胸部不適感,但是,女性在這兩個特殊時期,還是要穿內衣比較好。 1.運動時要穿內衣,并且還要穿專門的運動型內衣才可以。運動時穿內衣的目的是減少乳房移動速度以及幅度,減輕乳房因運動而對皮膚、韌帶的牽拉,保護乳房。 2.新手媽媽在哺乳期還是穿內衣比較好,因哺乳期間乳房會不斷脹大,新手媽媽或可能出現(xiàn)胸痛、背痛等不適,此時穿著哺乳期內衣可以幫助托舉乳房并減少乳頭摩擦,緩解不適。 四、關于內衣,很多女性可能都沒買對,教你4個挑選原則 女性長期穿著材質或尺碼不對的內衣反而會壓迫乳房,繼而引發(fā)乳房健康問題,那么內衣要怎么選才好呢? 1.看材質 內衣的材質還是以棉質為最優(yōu),不過全棉質的彈性比較差,且容易發(fā)硬和起球,所以市面上售賣的棉質內衣多為棉與其他纖維混紡的材料,觸感柔軟且可以吸汗,穿著起來會舒服一些。 2.看杯罩 穿著內衣時,罩杯口或腋下有肉被擠出,說明罩杯小了,若抬手臂時罩杯有空洞或出現(xiàn)位移,則說明罩杯大了。 罩杯有3/4罩、一片式、全罩、半罩等款式,一般只要能夠合理的包裹住乳房,以及平滑貼合乳房曲線,這就是適合你的。 3.看底圍 如果穿著時內衣會往上跑,說明底圍松了,內衣大了,如果內衣勒得緊則說明底圍太緊,內衣小了。 一般穿著內衣時,若兩根手指正好能在底圍帶中順利滑動,內衣沒有勒肉感,這個底圍就最適合你。 4.看肩帶寬度 乳房的立挺也需要靠肩帶的牽拉,但如果內衣過松則肩帶也容易滑落下來,所以大家要根據(jù)自己乳房大小,并結合肩型來選擇內衣,盡量不要選擇太松或者太窄的,寬肩帶和拉力強的比較推薦。 所以說穿內衣只是支撐乳房,讓胸部更加美觀,避免尷尬,它并不會引起也不能防止乳房下垂的發(fā)生,而肥胖、過度減肥以及不健康飲食作息才會加速乳房的下垂。 穿內衣也不會導致乳腺癌,雖說不穿內衣是一種“解放”,但運動以及哺乳期新手媽媽還是建議要穿專門的內衣哦。